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城建档案展现百年上海:虹桥路上的大学、花园别墅和墓园

时间:2022-06-13 16:44:14 | 来源:第一财经

马路宽阔,绿树成荫,高楼疏朗,而今的虹桥路连接着城市和机场,沿途分布着宾馆、别墅和公园。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是上海的西郊、都市的绿肺,而在档案的纪录中,它始自100多年前一条非正规的“赛马道”,是一条见证上海历史变迁的“档案道路”。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和全国档案宣传日,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以下简称“上海市城建档案馆”)趁此机会推出“城市的记忆·城建档案文化传播月系列活动”,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对上海风貌保护道路——虹桥路的历史回溯。

乡村别墅云集,本土建筑师纵横驰骋

虹桥路东起徐家汇五岔路口,西至外环高速,是经过上海市城建档案馆的一条主干道路。更重要的是,虹桥路是上海市自2005年起确定的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即“一类保护道路”之一,是一条见证上海历史变迁的“档案道路”。

据上海市城建档案馆对馆藏资源的解读,1901年至1949年,虹桥路始自一条非正规的“赛马道”,并因“越界筑路”而正式诞生,在之后的近半个世纪中,历经修缮拓宽,成为当时沪西地区最重要的交通干道。

这条路并不像大多数上海市风貌保护道路那样位于主城区核心地域,而是从西郊广阔的乡间“脱颖而出”,是一条最具“乡村气质”的风貌保护道路。因特殊的渊源,虹桥路沿线有众多历史建筑,承载了非常丰富的记忆信息。

乡村别墅云集,是虹桥路历史风貌的最大特点,今天我们走在这条路上还能看到大量老房子。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介绍,虹桥路的典型住宅形态包括江南传统住宅、花园别墅、西式别墅住宅等。

1948年的天地图资料显示,虹桥路两侧有很多江南传统住宅聚落,从住宅单体形态、组团结构、与河道农田的关系等方面,都反映了传统江南特色。

由于土地较多,虹桥路沿线别墅大多拥有较大的花园、草坪。姚氏住宅、沙逊别墅等至今完整保留了别墅加花园的原始风貌,呈现了历史上本市富裕阶层城郊生活方式的经典场景。

这些别墅的风格也很丰富。西式别墅多建于1920~1930年代,包括英国乡村别墅风格的沙逊别墅、罗别根住宅、泰晤士报别墅;西班牙风格的美丰银行别墅、美华新村陈氏住宅等。现代主义风格的别墅住宅多建于1940年代以后,包括位于今西郊宾馆内的姚氏住宅等。1945年抗战胜利后,华人业主在虹桥路沿线建造现代派别墅也一度流行。

完整保留了花园别墅格局的沙逊别墅(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自近代以来上海城市规划、建设相关档案的存管是上海市城建档案馆的强项。据该馆统计,1930~1940年代,在虹桥路留下作品的华人建筑事务所、建筑师众多,群星璀璨。基泰工程司、华盖建筑事务所、兴业建筑事务所、华信建筑师事务所、新华建筑师事务所、华海建筑师事务所等机构,庄俊、奚福泉、严寿石、蒋文杰、俞楚白、许汉辉、施德坤、周基高,汪敏信等中国近代的代表性建筑师,在虹桥路设计建造了大量住宅和医疗机构、学校、仓库等公共建筑物。

比如,1930年代初,庄俊在虹桥路以北、麦克路(今淮阴路)以东、今水城路以西的位置设计了一座花园别墅。基泰工程司则在这段时间负责交通大学图书馆(今上海交大“老图书馆”)书库添建工程,在今中山西路虹桥路西南角处设计过一栋别墅。抗战胜利后,华信建筑师事务所的杨元麟在虹桥路西段设计了一栋三层花园别墅住宅。协隆建筑师事务所的汪敏信设计了今西郊宾馆内的姚氏住宅。

1940年代,兴业建筑事务所的徐敬直设计了基督教上海疗养院两栋二层坡顶楼房。华盖建筑事务所设计了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在虹桥路近柿子湾一带的新校舍。

位于今西郊宾馆内的姚氏住宅(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教科文卫成就齐全,见证上海近代城市繁华

由于西郊环境好、虹桥路交通便利,1920年代以后,虹桥路的疗养院成为申城亮点。位于罗别根路(今哈密路)1713号的基督教上海卫生疗养院、位于今虹桥路上海血液中心的虹桥疗养院是最重要的两家。前者为外方经营,从建筑、服务到收费都是高标准;后者由中国人一手创立、建造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虹桥疗养院曾在1934年开业后收治肺结核病人、开展胸部X光检查业务,在我国的公共卫生史上有所建树。由建筑师奚福泉设计的虹桥疗养院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现代主义建筑之一,病房空间符合当时肺结核治疗中流行的“日光疗法”,体现了现代主义建筑注重实用的理念。

基督教上海卫生疗养院主楼(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虹桥疗养院全景鸟瞰效果图(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广元西路北临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历史上曾是虹桥路的最东段,到1990年代末才更名。虹桥路与上海交通大学及其前身南洋公学之间的联系密不可分。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介绍称,1923年,南洋周刊社主编的《南洋大学学生生活》,详述了虹桥路起点“虹桥”附近“一碧无际的”自然风貌。一些商业店铺逐渐汇聚在这一带,为当时的交大学生提供生活服务。

交大徐汇校区西南方向番禺路对面的番禺绿地,曾是1926年由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兴建的虹桥公墓的主体部分。公墓的历史也是虹桥路历史的重要内容。

开埠以来,随着外来人口涌入,上海曾面临公墓用地紧张问题。在当时位于城郊的虹桥路上先后建立了万国公墓、虹桥公墓,无论规模还是影响力,这两处墓地在近代上海历史上都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也是如今虹桥路独特人文内涵与红色往事的重要缘起。

上海市城建档案馆现址对面的宋庆龄陵园,历史上是虹桥路沿线建成最早的公墓——万国公墓,1909年由浙江商人经润山购地而建。经过多次扩建和迁移后,万国公墓成为上海当时品质最好、规模较大的公墓之一,拥有西式风格的纪念堂与仿苏州玄妙观的追思厅,葬有诸多名流,包括晚清重臣岑春煊、清末上海道台袁伯夔、宋氏三姐妹的父母宋耀如和倪桂珍、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黎仲实等。鲁迅墓地在1956年迁葬至虹口公园(今鲁迅公园)之前也位于此。1981年宋庆龄去世后,在万国公墓的原址上建成现在的宋庆龄陵园,并在园中设立外国人墓园、名人墓园等。

位于万国公墓中央的纪念堂(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葬在虹桥公墓的名人则有沪江大学校长刘湛恩、著名报人邹韬奋、革命烈士茅丽瑛、犹太商人及著名慈善家艾里·嘉道理(Elly Kadoorie)等。红色作家蒋光慈、李白及一同殉难的十二位烈士、法电六烈士、王孝和烈士等众多革命先烈的遗骨曾在建国后迁葬于此,后先后迁至上海市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

宋庆龄陵园(原万国公墓)中的外国人墓园(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推进档案活用,让市民亲近城市历史

借助这次城建档案文化传播月的机会,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也在推动城建档案及相关公共文化资源进一步与市民“亲密接触”。

据了解,像虹桥路历史介绍这类以道路等城市要素为线索的公众宣传,是城建档案馆的传统之一。该馆在近期的研究中发现,公众印象中的虹桥路历史风貌与其在历史中实际的风貌、形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通过城建档案的挖掘、一手资料的展示,可以促进市民更好地了解这条道路相关的城市历史。

该馆不仅在资料研究、公开、出版等方面有很多尝试,并且积极接受社会对城建档案提出的利用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支持。据了解,机构对城建档案的需求目前是上海市城建档案馆响应的主要需求类型,包括历史建筑修缮、城市更新项目、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产生的档案需求。第一财经记者曾在2018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展览“觉醒的现代性——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中看到了一些来自上海市城建档案馆的档案,这类活动也对城建档案有利用需求。

对于已向社会公开的城建档案,市民也可以便捷地到馆查阅。上海市城建档案馆也正在努力向专业馆、数字馆、文化馆的目标转型,希望在未来能打造受市民关注的公共文化空间。最近该馆还在面向全社会征集“城建档案读上海”音频作品,邀请市民作为志愿者参与公益捐声计划;“缘起上海,梦寄兰台”祝福征集活动,则向市民征集反映“祝福上海”、“抗疫感想与期望”或“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等主题的文字、摄影、绘画、书法、手工、模型等作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