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分红缩水、股价低迷,汇丰“应分拆”?大股东平安支持,汇丰暂未回应

时间:2022-05-02 10:44:04 | 来源:第一财经

近期,关于汇丰控股分拆亚太业务再度被提及。有汇丰股东提议汇丰控股分拆其亚洲业务独立经营,总部设在中国香港;汇丰全球其他地区业务则归汇丰设在英国的公司持有。

对此,第一财经向汇丰伦敦方面求证,截至记者发稿,暂未有回复。

尽管在过去的10年里,与分拆相关的动议不断,但如今似乎到了更紧迫的时候。2020年以来,汇丰控股股价持续低迷,且稳定的“每年4次分红”节奏也被打破,令一众财务投资者深感无力。

作为汇丰控股的第一大股东,同时也是最大的财务投资人,中国平安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凡是有投资者提出对于汇丰的经营管理有帮助、对长期价值增长有帮助的改革,我们都是支持的。”

2017年以来,中国平安数次增持汇丰,看中的就是其可观的分红率以及稳定的分红政策。但在近两年的股东大会上,时有股东提及持有汇丰带来的损失。

首季营收、利润双降

汇丰控股总部设于伦敦,是全球最大的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之一,在欧洲、亚太、美洲、中东及非洲等87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约8000个办事处。

事实上,分拆汇丰亚洲业务并非新鲜话题。

2015年4月,在汇丰香港非正式股东大会上,有部分小股东表示,目前集团的亚洲业务赚钱,但股东利益却被欧美业务所稀释,因此,汇丰控股应将总部迁离伦敦。

2016年,汇丰前亚太区企业传讯部主管贺文迪在其网志撰文表示,现在是分拆香港汇丰的最佳时机。

4月26日,汇丰控股发布2022年首季业绩,营收、利润双降,这也促发了分拆业务再度出现。

财报显示,汇丰列账基准收入减少4%,降⾄125亿美元,主要因为财富管理及个⼈银⾏业务收入减少;列账基准除税后利润减少11亿美元,降⾄34亿美元;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减少16亿美元,降⾄42亿美元。经调整除税前利润为47亿美元,减少16亿美元。而在42亿美元的列账基准除税前利润中,亚洲地区占比67%。

另外,汇丰控股还表示,集团已就是否恢复按季派息作出检讨,唯现时不拟于2022年内恢复此安排。未来数年集团将继续检讨是否恢复按季派息,并于2023年2⽉发布2022年业绩时或之前再交代最新情况。

汇丰原本是平安的单一最大股东,2012年底,汇丰将所持的平安股权悉数出售给卜蜂集团旗下公司。

2017年,中国平安以77.7港元/股的价格买入汇丰1000万股,使其对汇丰的持股比例首度超过5%。此后,平安又多次买入汇丰,2018年11月,平安超越贝莱德成为汇丰最大单一股东,不过2019年9月,贝莱德增持汇丰,持股占比超过平安,成为最大单一股东。

2020年9月23日,中国平安又以每股28.29港元的价格增持1080万股汇丰控股股份,持股比例超过8%,重新成为汇丰第一大股东。

对于汇丰控股的不断增持,平安一直定位于财务投资,在财务报表上,这一投资记录在“其它权益工具投资”,会计上按照“从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它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计量。

2019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高管回应成为汇丰的大股东时表示,这一投资是纯粹的财务投资。对于投资原因,该高管称主要看重了两点优势,一是双方充分了解;二是因为汇丰的分红率很可观,匹配保险负债要求,是保险资金匹配长期负债很适合的标的,并且汇丰的分红政策稳定并且对市场有承诺。

分红缩水

然而,这一财务投资定位,在2020年以后遭遇挑战。

尤其是2020年9月份,汇丰控股股价一度触达27.50港元的最低点,全年股价跌幅近50%。汇丰总市值从超1万亿港元一路缩水。

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平安记录在“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科目下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是-413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就包括了投资于汇丰的损失。

在过去,汇丰控股一直稳定着每年4次分红的节奏,以至于香港股市有“圣诞钟买汇丰”的说法,意思是指在圣诞前夕买入汇丰,可以获取汇丰往后公布年度业绩时分派的股息,得到不错的投资回报,当作变相存钱。

比如,2017年、2018年,汇丰均每年4次派息,累计派息0.51美元/年,不过,2020年这个节奏被打破。

2020年3月,包括汇丰控股在内的英国7家系统性重要存款机构接获英国央行透过审慎监管局发出的书面通知,要求取消派发2019年第四次股息。

原本,2020年2月18日,汇丰董事会已宣布派发2019年第四次股息每股普通股0.21美元,但在此后的3月份,汇丰又公告决定取消原定于4月14日派发的第4次股息。

另外,董事会亦决定,在2020年底前,暂停派发所有普通股的季度或中期股息或应计款项,亦不会进行任何普通股的回购。

到了2020年,汇丰仅派发了一次股息,每股普通股派发现金0.15美元,不设以股代息选择。

2021年,虽然汇丰恢复了分红,但全年分红从4次缩减为2次,全年累计派息0.25美元,与过去相比缩水了50%。(第一财经记者张苑柯对本文亦有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