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财经 >

全国人大代表郭新明:建议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拒收现金范围

时间:2022-03-03 19:44:31 | 来源:第一财经

目前,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方式以其便捷高效的优势快速涌入并占据支付交易市场;与此同时,部分市场主体拒收现金的情况频频出现,近日还有金融机构公告暂停现金收付业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对于上述情况,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将提交一份《关于推进整治拒收现金 优化人民币流通环境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尽快完善与整治拒收现金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规范、高效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提供法律支撑。

这主要是考虑到,虽然现行《人民币管理条例》(下称《条例》)对人民币的发行主体、种类、流通性进行了规定,但该《条例》颁布于2000年,出台的背景与当前相比有较大不同。确定的思路、原则、内容已不适应经济金融的发展变化和支付领域的创新需求,不能满足数字经济时代人民币现金管理的现实需求。

因此,郭新明称,为维护人民币法定地位和金融稳定,深入推进整治拒收现金工作开展,切实保护消费者现金使用权益,亟需从顶层设计角度出发,尽快完善与整治拒收现金相关的法律法规,为规范、高效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提供法律支撑。

具体来看,郭新明分析称,现行法律法规在整治拒收现金、优化人民币流通环境方面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包括对拒收现金行为的定性不明确;未对新业态下的现金使用行为作出规定;未明确银行业机构在现金服务方面的义务;人民币现金与数字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尚未在法律层面进行明确。

比如,虽然现行法律法规对人民币的发行主体、种类、流通性进行了强制性规定,保证了整治拒收现金具有上位法律依据,但未充分考虑现金流通和使用中的特殊性、偶发性场景。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信息技术的普及发展,电商平台、无人销售、自助服务、网络政务等场景以网络化、无人化方式提供商品和服务、履行法定职责,原则上不具备现金收取条件。而现行《条例》有其时代局限性,在无人销售、线上主体现金收付方面的规定几近空白等等。

针对此,郭新明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首先是,建议在法律法规中明确拒收现金范围,如梳理特殊性、偶发性拒收人民币现金场景,在《条例》中对特殊场景下收费、经营主体的不收现金行为明确定性,为整治拒收现金提供严谨的法律依据。

并且,适时探讨货币法偿制度,参考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限额管理经验,考虑增设“硬币支付限量”“现金交易限额”等条款,避免发生交易方拒收某种材质、券别、数量的现金“合情但不合法”的情形。

其次是,建议以法律法规形式规范新业态下的现金支付行为。郭新明称,建议在《条例》中明确无人销售、线上主体等可以不使用现金支付的条件,并规定非现金收付主体应以适当方式满足消费者在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网络故障、通讯设备损坏等)的现金支付需求,保证现金顺畅流通。

除了对特定使用场景做出规定外,郭新明还提及,建议明确银行业机构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的法定义务,如在《条例》中明确设有实体网点的商业银行和农信社等必须办理人民币现金存取业务,要求银行现金业务网点及自助现金机具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保障水平满足公众需要,推动人民币现金服务水平提升。

最后,郭新明强调,还要完善数字人民币法律基础。未来,数字人民币将与人民币现金相互补充,共同构成我国的法定货币体系。而完善的法律规范是不同形态人民币顺利发行的重要保障,也是优化人民币流通环境的“安全阀”。

“当前,《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反洗钱法》等金融法律法规都在修改完善中。建议结合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进程,修订《条例》等制度相关内容并做相应细化,统筹规划、相互衔接,确保法律制度之间的协调性。”郭新明称,在明确数字人民币法偿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字人民币的接受过程和技术要求,就数字人民币的法偿性方面作出例外或者豁免规定,并就数字人民币的发行流程、反洗钱、反假币、个人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问题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