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国际 >

专访大摩徐然:下半年信贷增速企稳,但不会放水反弹

时间:2021-09-10 16:44:00 | 来源:第一财经

2021年银行业半年报收官,作为疫情后经济企稳、政策趋于正常化的第一个半年汇报期,6大国有银行的业绩表现备受市场关注。

第一财经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金融分析师徐然,他参加了今年多家大行的业绩发布会。在他看来,上半年大行在息差、中收、不良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对于今年下半年及明年银行业的情况,徐然认为,各方面压力都将比今年上半年有所趋缓,稳是关键词。

“信贷调控较之过去几年有了很大改变,从供给方转到了需求方,未来一段时间,银行需要寻找新的投放空间以稳定信贷增速。接下来信贷增速不会出现大的反弹,甚至个别月份还会出现下滑。但是稳定发展很重要。”他称。

息差、不良企稳

第一财经:作为疫情之后的第一个半年业绩,6家大行的上半年表现如何?有哪些亮点?

徐然:利润增长来看,去年二季度是一个低点,今年是一个正常的回归。今年主要亮点,首先是大行的息差比想象的还要更稳定一些,毕竟还是有去年LPR下降导致的今年贷款重新定价的压力。总的来说,去年息差股份制银行表现得比较好,今年大行显得更稳定一些。其次,中收方面,减费让利压力下,银行卡收入增速受到影响,但财富管理带来手续费增长,保持了比较强劲的趋势。第三是不良率创下多年来的新低,经历了这两年防风险、金融治理,以及上半年经济反弹,使得银行资产质量向好。

第一财经:现在来看,银行息差企稳了吗?

徐然:息差企稳,但还略有压力。大行上半年净息差比预想要好一些。去年LPR改革之后,有一个传导过程,到今年上半年信贷利率逐渐趋稳,二季度影响基本尘埃落定。同时,银行在负债端降低成本,也支持了息差的稳定。总的来说,短期内各种目标都达到了,一个是利率有所下降,息差相对企稳,银行对信贷正常供给的支撑能力得到一定保证。下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可能在8月份开始逐渐加速,真正的信贷需求可能要在9月、10月份反应出来。之后整个季节性的信贷需求就比较弱了,因为进入冬季之后,北方的很多基建项目就不会开工了。

总的来说,7月社融比较弱,8月预计不会特别强。所以银行还是用了一些低利率的产品去占信贷额度,比如票据,在这种情况下资产方的利率还是有向下的压力,新的存款调控政策影响在下半年逐渐显现,比如对高息定期存款利率的调整。总的来说压力要比上半年小一些。

第一财经:上半年银行业资产质量有所好转,今年整体趋势预判如何?

徐然:虽然大家对下半年经济下行,以及地产开发商的资产质量给系统造成冲击有所担心,但是全年还是比较乐观的。首先,制造业的利润率、利息覆盖倍数明显回暖。而且经过前两年的消化,尤其是去年比较审慎的提前消化了很多存量不良,为以后经济波动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即使经济有所放缓,不良波动也不会特别明显。其次,不良生成率比较乐观稳健,尤其是跟2018、2019年和去年比较复杂的情况比,当年P2P、影子银行刚开始清理,导致的风险也是最快的,造成一定的流动性波动,当时信用债违约率比较高。今年债券违约率是一个小年,再加上2014年至今,制造业贷款不良消化了20%多,今年即使经济略有放缓,不良形成率也不会是太大问题。

稳定信贷增速,不会放水反弹

第一财经:今年大行的业绩发布会上,你为什么特别关注下半年的信贷投向?

徐然:因为今年信贷投向跟市场预期有所差异。从宏观经济到利率走势,再到整个信贷需求,跟前几年有明显不同。总体来说,以前我国信贷调控主要以信贷供给方为主,比如,经济好了,就会清理一些表外资产、违规情况,放缓信贷供给,需求相对比较稳定,利率有所波动。

今年社融增速的放缓,主要是对信贷需求的调控。这在几个方面比较明显:一是上半年专项债发行比较慢,导致基建的信贷需求不足。其次,“15号文”(银保监会《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地方政府基建相关的信贷需求有比较明显的影响。第三是对房地产的调控,各种红线也会对信贷需求有明显影响。而地方政府债务发行、基建、房地产相关的信贷需求,占整个社融的75%左右。此外,小微贷款这两年投放力度已经很大,而高端制造业占社融的比重又非常小,只有10%左右。

目前看,下半年这些调控政策没有放松迹象的情况下,人民银行对大行提出要求,建议稳定信贷增速,所以,我们非常关注哪些方面需求比较旺盛,银行的信贷投放空间在哪里,它们能否稳定信贷增速。

第一财经:预判下半年的宏观政策会给银行业带来怎样影响?

徐然:政策阐述还是比较清晰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在各种综合考虑之后维持稳定,社融会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没必要做大规模的调整。降准可能会比较审慎,因为此前的结果来看,降准更多的是对市场信心的提振,对信贷增速影响有限。而且,目前银行间流动性比较宽裕,央行也提到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

第一财经:在你看来,下半年社融增速会呈现怎样的趋势?

徐然:总结一下几个政策的影响,首先,地方政府债肯定加速发行,也会带动一些信贷需求,对打了补丁的“15号文”有一些抵消的作用。同时,房地产在现有调控下稳定增长,虽然市场预期有一些流动性的放松,但是社融增速还是稳定为主,不排除个别月份还会往下走。综合各种政策,下半年仍是稳定信贷增速,而不是放水反弹。事实上,现在的社融增速和2018年、2019年差不多,回到了一个正常水平,去年是疫情之下特殊时期的支持。所以,总体来说,稳定发展趋势很重要,不要纠结个别月份的信贷增速,明年如果能基本稳定在10%左右的增速,经济增长问题不大。

第一财经:接下来信贷结构如何?

徐然:结构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很多银行整体上更倾向于“三农”、小微等方面。但是实际投放过程中,它们的占比总体还是偏小,跟房地产、基建、政府相关的比例,前者是百分之十几,后者是百分之七十几,就算增长到20%,对社融增速的贡献也就1%,这一块不改变总的信贷趋势。而且“三农”、小微制造业,总体来说还是要遵循风险匹配的原则,持商业化审慎的态度,增速还是应该在理性的范围内。

第一财经:下半年房地产贷款方面会继续收缩吗?

徐然: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是有持续性的,政策制定者不断重申不是以房地产拉动经济。我们跟企业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此前压到“三条红线”的开发商已经逐渐转绿,说明这两年的调控还是卓有成效。只要房地产开放商的杠杆能够稳住,压降的力度就不会持续加码,而是转向持续稳定。按揭也类似,这两年一直是新增的按揭贷款量比较稳定。明年这两块大的方向有企稳态势,边际上来看,负面影响应该是逐渐减弱。

第一财经:双碳目标的指导下,银行开始加速布局绿色金融,今后会成为银行的盈利点吗?

徐然:绿色金融今后肯定是盈利的部分,我个人倾向于把绿色金融看作工业贷款、基建贷款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成为一个常态化的范畴。现在很多银行布局绿色金融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因为未来各行各业都要考虑绿色因素,很多工业贷款都要归属为绿色信贷范围。不去布局绿色金融,等于未来信贷需求会大打折扣。

第一财经:短期内,银行信贷结构转“绿”会不会推高信用风险?

徐然:在经济转型、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一些不良在所难免,会不会集中爆发,我觉得不一定。最近中央政策也说的比较清楚,先立后破,不会运动式减碳。风险需要暴露,有一些需要消化,都是在正常范围内,不会有系统性的风险。至于地方政府的一些情况,可以由中央或者政策来统筹安排。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财政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完全可以依靠补贴解决地方政府的财政问题。

理财子明年会分化

第一财经:今年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开业步入正轨,目前来看运行情况是否符合市场预期?

徐然:理财子还是整体有序健康发展,理财产品余额这两年增速比较稳定,没有像市场预期的有所下降,比前两年快速野蛮生长有一个更理性化的趋势,同时我们也看到净值化产品的增长,各个银行略有区别,总体达到了70%~80%的水平,预计今年年底达到90%以上,总的来说转型比较成功。目前来看,理财子作为收入增长点,不一定对每个银行都有那么大贡献。但是,从财富端来看,对某些银行已经有贡献了。尤其是去年转型开始后,理财手续费收入下降很快,今年处在比较正常的规模。但总的来说,今年还是大财富的概念,理财子还不是一个盈利贡献点。我认为,明年会分化,每个银行在完全市场化运行情况下,有变好的,也有变差的,需要持续观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