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资讯网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 >

提及创新52次,安徽今年将继续推动这些重点工作

时间:2020-01-12 19:44:18 | 来源:第一财经

持续在科技创新发力的安徽,今年又给自己定了新的目标。

1月12日上午,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合肥开幕。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据人民网统计,今年的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2次,产业出现了64次,长三角出现16次。这些高频词也是安徽过去一年部分主要的工作成果和今年的一些重点方向。

来源:人民网

报告提出,今年有十个方面重点工作,其中第三、第四、第五个任务分别是加快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作为报告中出现第二多的词语,创新也代表了安徽近年来的发展势头。

从以前的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再到如今的中国声谷、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安徽在科技创新策源和产业融合方面成果显著。

报告显示,2019年,安徽共有7位科学家当选两院院士,人数为历年最多。8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1.7件,区域创新能力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过去的一年,安徽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建设,“科创+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加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创新主平台建设。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启动运行,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基本建成,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新组建“一室一中心”8家,新创建制造业创新中心9家。

报告显示,在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方面,2020年,安徽将提升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功能,建成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一期工程。同时,安徽将推进国家实验室争创,并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计算中心,推进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预研。此外,加快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建设,组建大健康研究院、环境科学研发平台等。

而作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成员,安徽也在提升融入速度。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

去年12月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时, 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表示,安徽将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调,围绕补链、延链、强链,高水平地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聚集区和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建设一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一手筑牢新的“铜墙铁壁”,一手构建“芯屏器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邓向阳还介绍道,立足创新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是《规划纲要》对安徽的第一个定位,也是安徽最可作为的主战场。

安徽今年的工作重点也体现了上述规划纲要的部分要求。

比如,在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上,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启动新一批重大工程、重大专项,实施优势产业强链补链工程,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提速发展,“中国声谷”入园企业超千家、营业收入超千亿元,实施未来产业培育计划等。

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工作上,全面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参与编制实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发展规划,推动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